镜水人文大讲堂
镜水人文大讲堂

“镜水人文大讲堂”第三十三讲 汉字文学的翻译语体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7-09-24

2017年9月24日晚,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镜湖人文大讲堂第三十三讲“汉字文学的翻译语体”专题讲座在3-305教室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是朱寿桐教授,讲座由刘家思院长主持。

讲座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刘家思院长首先向在座学生介绍了朱教授的丰富的履历和成就,并表示朱教授在学术上的造诣颇深,我们都应向他虚心学习。

本次讲座从讲述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朱教授认为先驱者们关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倡导各有各的思考和主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人们脑海中固有的习惯于文言文的思维很难去适应新推行的白话文,这也进一步证明思维对于语言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朱教授强调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鲁迅先生不仅创造了中国第一篇白话语体小说,更重要的是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白话才适合写作。由此,走出了胡适的困境,使得作品超越了作者的方言而是涵盖了许多方言成为共同体。朱教授还专门举例自己家乡的方言“kai”,这是一个靠着的动作,其中蕴含的情绪无法用准确地用现代白话表达。

此外,朱教授认为我们不应嘲笑先驱者们错误的尝试,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探索现代白话文如何进入书面表达的阶段。而白话文发展到今天,又融合了许多翻译语体。这是由于翻译作品在现代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汉语大量吸收翻译成果参与现代语言表述而锻造出此类特殊语体。也正是因为现代文学对翻译文学的讨论,构成了现代翻译语体的因子。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与朱寿桐教授互动发言。朱教授也告诉我们应该多写作,努力将思维转换为文字表达,使得写作成为习惯,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式。

 

中文学院学生助理联合会 徐司依撰 陈琼霞摄

地址:绍兴市群贤中路2801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 0575-89172893 | E-mail:zwxy@yxc.cn
版权所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 浙ICP备05014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