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交流  学术交流

《新青年》与中国话剧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8-07-24

    2018746日,《新青年》与现代中国话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绍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隆重召开。市社联叶红军副主席、徐真华校长、朱文斌副校长、学校办公室高志栋主任、科研处陈蘅瑾副处长出席大会开幕式,徐校长代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开幕式上致辞,向一贯给予我们支持、关心和帮助的专家、学者、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谢意。开幕式由朱文斌副校长主持。

  

徐校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打造中国民办大学卓越品牌,建设百年名校”为愿景、坚持“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的办学定位。徐校长指出:《新青年》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为推进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8年,《新青年》先后推出了“易卜生专号”和“戏剧改良专号”,倡导“新戏”的建设,强调对“旧戏”的改良,中国现代话剧的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由此拉开大幕。《新青年》时期写实性艺术准则的提出,确立了中国现代话剧基本的美学规范,改变了中国传统戏曲旧有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包括戏剧文学剧本、戏剧表演和舞台美术在内的一整套戏剧形式、理念、方法、理论的全面革新,促进了中国戏剧的发展,不仅使剧作家保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也使得现代话剧作品获得现实性品格,形成了难能可贵的批判性和战斗性品格,因此也赢得了最为广泛的观众,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尽管百年话剧走过了曲折而艰难的历程,但它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以曹禺为代表的一批话剧人以中国人的诗性智慧、文化开放的精神以及卓越的创造能力,不仅使舶来品话剧转化成为中国民族化的戏剧,而且使之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伟大贡献。回顾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新青年》与现代中国话剧无疑的值得认真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他预祝“《新青年》与中国话剧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新青年》诞生以后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19186月,《新青年》46号推出了“易卜生专号”,登载了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以及易卜生的《娜拉》、《国民之敌》等剧作。191810月,《新青年》54号又推出“戏剧改良专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为中国戏剧、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易卜生专号”侧重于对新戏的建设,“戏剧改良专号”则侧重于对旧戏的抛弃。总之《新青年》的出版与中国话剧获得现代性,与中国话剧的百年辉煌具有不容忽视的关系。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和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中国曹禺研究会联合主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承办。出席会议的有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人会会长胡志毅教授、副会长周静波、汤逸佩教授、中国曹禺研究会会长李锡龙教授、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胡星亮,与会专家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日本摄南大学、日本立教大学、新西兰等中外话剧研究专家、学者六十余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部分师生和绍兴市部分专家也参加了会议研讨。

在上午的大会发言中,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人会副会长周静波教授、中国曹禺研究会副会长李刘家思教授主持大会第一场报告;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人会副会长汤逸佩教授、中国曹禺研究会会长李锡龙教授主持了大会第二场发言。下午分两个小组进行了专题讨论,中文学院的部分师生参与了会议讨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着《新青年》和百年中国话剧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文学史、戏剧史上的深刻影响展开了深入研讨,涉及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经典化与现代意识”、“艺术观念与体制创新”、“艺术形态与意义表现”、“戏剧本体与剧场性”、“伦理叙事与艺术追求”以及“仪式与主题”等前沿性理论问题。胡志毅的发言就《新青年》的问题意识与经典观念,从胡适的《终身大事》到曹禺的《雷雨》一一展开论述;胡星亮《新青年》“易卜生号”与中国话剧现代性的建构问题展开了独到的论述;汤逸佩就曹禺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的情景设计与意义呈现进行了深刻阐释;李锡龙对仪式、原型与曹禺早期剧作的主题呈现问题作了新颖的阐发;刘家思独辟蹊径地对曹禺戏剧的伦理叙事及剧场性追求进行了探讨;施旭升独具慧眼地审视了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化路径问题;邹元江充满期待地对新世纪原创话剧思想贫弱问题展开了深刻的反思;濑户宏以“《雷雨》2.0”为主分析了王翀和《后戏剧剧场》的艺术本体与形态;铃木直子研究了《新青年》上登载的日本作家——武者小路笃实《一个青年的梦》;尹传兰对中国文学中从《娜拉》到子君到陈白露的隐喻意义做了富于启示的讨论;李伟民对曹禺的《日出》中“畸形”的爱情模式进行新的探讨。

  

大会总共受到论文40余篇,30余位代表作了会议发言,各有发现,各有新意,显示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地址:绍兴市群贤中路2801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 0575-89172893 | E-mail:zwxy@yxc.cn
版权所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 浙ICP备05014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