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人文大讲堂
镜水人文大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镜水人文大讲堂

“镜湖人文讲堂”第十一讲“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意义——以鲁迅小说为例”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5-11-06

    本报讯:11月6日下午15:30,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师张全之教授在我院3-303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意义——以鲁迅小说为例”的专题讲座为到场的师生精心烹调了一顿丰盛的学术大餐。

1.JPG

张教授在讲座中强调中文专业的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这里所谓的文学作品阅读,不应是“消遣性阅读”而是“职业性阅读”。“中小学教育往往以考试为目的,缺乏独立阅读的思考和方法,应以鲁迅小说为经典小说,掌握一些学习技巧。”张教授如是说。接下来张教授具体的为大家分析了贯穿鲁迅作品和相关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一是,文体学。针对叙事的时间问题,空间问题,人物问题进行阐述。“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没有时间逻辑,被评价为没有年代的历史”;二是,文学身体学,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常常以肺病的形式出现;三是,社会历史批评。张教授还热情地向初步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同学,推荐了入门经典读物《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同时,不少同学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张教授发问,互动探讨,对于文学研究的空间问题和采用多种叙述方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在不断沟通中收获新知。

     中文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刘红英老师发言总结了自己在本次讲座的感受:“张教授的讲述风趣幽默,信手拈来。听了张教授所讲,我们阅读任何一部作品都要围绕‘怎么读,读什么’来思索。”最后同学们再次对张教授的到来和细致讲解报以热烈掌声,讲座在愉快的谈论氛围中完满结束。

 

                                                

                                                                           中文新闻社    周卉/文

 

 

 

 

讲座名称:文本细读的方法与意义:以鲁迅小说为例

 

 

 

讲座专家:张全之

 

 

 

讲座时间:2015年11月6日

 

 

 

讲座地点:镜湖校区3-303

 

 

 

 

 内容梗概:文本细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需要阅读者有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掌握一些理论和方法。这里主要结合鲁迅作品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文体学的方法、思想史的方法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重点分析鲁迅《阿Q正传》、《祝福》、《药》、《狂人日记》等经典文本。

 

专家介绍:张全之,山东临沂人,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澳门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各类省部级课题十多项,研究成果获6项省部级奖励,出版著作《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该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背对故乡——鲁迅文学的多维阐释》等多种。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等。

地址:绍兴市群贤中路2801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 0575-89172893 | E-mail:zwxy@yxc.cn
版权所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 浙ICP备05014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