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人文大讲堂
“镜湖人文讲堂”第二十讲“作品的寿命与文学经典化的秘密”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6-06-06
2016年5月13日下午4点,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镜湖讲堂第二十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开讲。应邀前来讲学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主编程光炜先生。他以《论作品的寿命》为题,以宏阔的学术视野,站在中西交融的理论高度,从文学的外部关系揭示了文学经典化的又一个秘密。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寿命不仅取决于作品自身的思想艺术成就,也与文学的外部因素有密切联系。他指出,文学的外部因素通常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的,这就是文学教育、手稿和版本。他紧密结合中国80年代的文学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课本与文学经典化。指出中学课本是读者走进文学的第一栈桥,文学教育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环节。二是手稿、版本的发掘与重印。指出手稿的发掘对于延长文学作品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版本变化潜在地延长了作品的生命,他们的重印有利于文学的经典化。三是传记著作的作用。指出作家传记不仅对于作家本身传名非常重要,而且有利于其作品走向经典化。整个讲座宏观把握与微观剖析紧密融合,既有历史的深度,也广泛涉及了当代文坛的创作,无论是对听众理解文学经典,还是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中文学院院长刘家思教授主持了这场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