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古代文学教研室

【副教授/博士】张慧玲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5-06-09

   

张慧玲,女,19851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毕业,方向为中国诗学批评,主要从事李杜诗学、唐诗学研究及相关文献研究。入选绍兴市“名士之乡”英才计划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绍兴市鉴湖青年社科学者。兼任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东亚唐诗学研究会理事、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

一、主要经历

2003.9—2007.6,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全日制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8.9—2011.6,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2012.9—2015.6,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诗学批评,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5.6—2017.12,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2017.12—至今,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二、科学研究

(一)课题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目前正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具体情况如下:

(1)20166月,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元明杜诗学理论嬗变研究》(编号16CZW026),2016.8——2021.8,已结项,鉴定成果等级为良好。

(2)202310月,获202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李杜典范与金元诗学转型研究》(24NDJC211YB),2023.10—2026.12,目前主持在研。

(3)2009—2010年参与庐山风景管理区重大课题《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收入16000余首诗词)的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4)2012年参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唐诗学工程》有关杜甫文献的整理工作。

(5)2013年完成戴建国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中《扪虱新话》《明道杂志》《钱氏私志》《岭外代答》等10种提要的撰写工作。

(6)20136月成功申报上海师范大学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申报题目是《明代杜诗学研究》,项目经费编号是B-6002-13-00305920156月结项。

(7)2018年参与博导查清华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研究工作。

(二)学术论文

先后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江西社会科学》《古籍研究》《东亚文献研究》《地方文化研究辑刊》各级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要论文有:

1.《邵宝<刻杜少陵先生诗分类集注>考论》,载《古籍研究》(CSSCI来源集刊)总第80辑,凤凰出版社202412月版。

2.《“性情之正”:明前期理学思潮中的杜诗价值取向》,载《南京晓庄学院学院》2023年第5期,920日出版。

3.《杜诗“集大成”说之一解》,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52辑)(CSSCI来源集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5月。

4.《杜甫性情观及其表现》,《中华诗学》第4卷第2期,发表于2020630日。

5.《宋代杜诗学正变论述要》,《渊民学志》第三十三辑,发表于20202月。

6.《明代杜诗学中的“大家”论争》,《江西社会科学》(CSSCI源刊)2017年第4期。

7.《杜诗学“大家”说的理论演进》,《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4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8.《明代杜诗“兼备众体”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3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6年版。

9.《复古意向与拟古价值——明代诗学“大家”说的理论阐绎》,《文化中国》(总第93期)2017年第2期。

10.《明翻刻本<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考论》,《东亚文献研究》(第19辑)2017年第19辑。

11.《明代杜诗文献的传播概貌》,《图书馆研究》(总第199期)2017年第3期。

12.《明代诗学与杜甫性情之争》,《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总第174期)2017年第4期。

13.《论清末陇上名士吴可读的对联》,《“一带一路”楹联文化论文集》,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2016年版。

14.《明嘉靖朝杜律版本考略》,《江西社会科学》(CSSCI源刊)2014年第8期。

15.《杜诗中的齐物与道论思想》,《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5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年版。

16.《文化地理视域中的明代杜诗传播媒介》,《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5年第8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7.《明初至正德间杜集版本考略》,《东亚文献研究》2015年第15期。

18.《杜诗与庄子逍遥游思想》,《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9.《鄱水庐山梦与魂》,《(台北)江西文献》2011年总第222期。

20.《冰轮飞上光犹湿 照破西来一片心——拜读董晋先生的<鄱湖魂>有感》,《当代江西》2012年第1期。

(三)学术著作

1.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2

(1)《李杜之争与宋代杜诗地位的浮沉》(35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6月版。

(2)《明代杜诗文献考论》(36.2万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11月版。

2.已参编出版著作3

(1)参编《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收入16000余首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2)参编《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3)参编《鄱阳湖历代诗词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四)科研获奖

学术专著《李杜之争与宋代杜诗地位的浮沉》(35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6月版,在绍兴市第20届(2022—2023)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三类优秀成果。颁奖单位绍兴市人民政府,颁奖时间202412月。

三、教学情况

(一)课堂教学

先后给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甲)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2》《古代诗词选讲》《中国文学批评史》《大学语文》《高级汉语阅读与写作》《汉语基础写作》《秘书学概论》等课程。

(二)已出版教材1

参编《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负责诗词部分编撰任务,字数逾4万字。)

(三)教学获奖

获浙江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副高组三等奖,排名第二,20245月。




地址:绍兴市群贤中路2801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 0575-89172893 | E-mail:zwxy@yxc.cn
版权所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 浙ICP备05014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