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在线
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工在线  学生动态

平安中文||反诈宣讲进课堂,共建“无诈校园”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1-12-24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反诈意识能力,近日,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邀请了校保卫处俞志军老师,对202111个班级逐一进行了反诈宣讲。俞老师通过各类案例分析,及反诈技能讲解,让同学们对反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典型案例

1.冒充学校领导,老师

 张同学的微信上收到了一条好友验证,备注是其所在学校刘老师的名字。在通过验证后,刘老师称这是他的另一个微信账号,有些事情需要与张同学联系。1小时后,刘老师发微信对张同学说他挂科了,需要缴纳补考费用,为了避免麻烦,张同学要将200元先转给刘老师。在刘老师的不断催促下,赵先生按照其提供的转账方式,向刘老师的银行账户转账200元。事后,张同学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一分钱都没有了,于是电话联系刘老师,刘老师告知其并无此事,张同学意识到被骗。


2.网络贷款型电信诈骗

 陈同学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款网络贷款APP,声称“无抵押、无担保、超低息,只需要注册,贷款立马到账。”正巧陈同学近期有一件想买的奢侈品,遂下载注册了该款APP,并申请贷款1万元。陈同学打开自己银行账户时发现所贷的钱款未到账,但贷款APP上却显示他已欠款1万元。在他与客服联系、询问这一情况时,客服告知他后台显示钱款已到账,并让陈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还清贷款,然后挂断了电话。陈同学报警求助,民警在查看了陈同学手机上的贷款APP以及与客服的聊天记录后,确认了这是典型的网贷类电信诈骗。


3.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型电信诈骗

 某校学生接到一个自称“天猫商家”的商家电话,对方称该同学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表示要进行赔付,但要求该同学先行汇款以关闭赔付通道,该同学向对方转账200元。随后对方要求该同学下载某借款app,并借款32000元汇款到某银行卡账号。而后对方又要求其在某借款平台上借款8000元,并再次转到对方银行账户,但最后仍没有成功获得赔付。该同学发现被骗后于是报警,据统计,该同学共损失12035元。


如果遇到诈骗怎么办 ?

1.保持冷静,避免感情用事 

保持清醒,善于识破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不要根据诈骗分子的提示操作。认真核实身份,诈骗分子盗取QQ,微信号码,冒充亲朋好友借款转账等,应立即向亲人或者朋友核实身份,不要盲目转账。


2.搜集证据,妥善保存

如果怀疑自己已经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首先保存所有证据,以及交易记录,最好有银行的交易记录和网络聊天记录,与对方的联系方式。尽可能的终止与诈骗分子的交流,以免再度陷入诈骗陷阱。


3.及时上报,保障人身安全

如不幸被骗,一定要沉着冷静,请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安全员,校保卫处,或联系家人。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


镜湖校区保卫处:0575-89176099

稽山校区保卫处:0575-88343099


文字来源:吴梓萌

图片来源:杨煕垚、王艺静

审核老师:朱越男


地址:绍兴市群贤中路2801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 0575-89172893 | E-mail:zwxy@yxc.cn
版权所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 浙ICP备05014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