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在线
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工在线  学生动态

暑假实践||2025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汉泰和韵”实习实践团赴泰支教纪实(十)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09-27

编者按:泰国海外实践教学项目是中国语言文化学院落实汉语+、国际化战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举措。2019年以来,学院已选拔三批优秀学生,组成“汉泰和韵”海外教学实践团队,赴泰国尖竹汶府、暖武里府、素攀府的大中小学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2025年团队的19名成员已经在各自的教学点开展工作,也开始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跨文化之旅。本期为系列随笔的第十篇,请团队成员介绍各自在泰国的工作、生活、文化体验,以展现越秀中文学子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担当与青春风采


文化交织

汉语传情

 ——尖竹汶府第二公立学校教学记录


作者:成怡鋆、吕艺滢

学校: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汉语言文学2203班、汉语言文学2306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持续开展,海外汉语学习需求日益增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汉泰和韵”赴泰教学实习团队部分成员赴泰国尖竹汶府,在尖竹汶府第二公立学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实践。这是一次语言教学的实践,更是一场中泰文化深度交流与情感共鸣的旅程。



教学实践:创新方法,激发兴趣


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师团队因材施教,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中文课堂。走进幼儿园教室,小朋友们会用稚嫩的声音主动问候“老师好”“再见”,教师则通过绘画、贴纸奖励等方式激发学习热情。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初涉教学的团队成员倍感治愈。


在中小学课堂,团队引入熊猫挂件、中国结、剪纸等富有中国元素的教具,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如“我说拼音,你找汉字”等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汉语知识。每当有学生表现积极或游戏获胜时,团队教师就会赠送精美的熊猫挂件或书签作为奖励,学生们总是兴奋地用中文说“可爱可爱”,教室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为了使课堂更富中国韵味,教师们还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精心策划了剪纸、纸编乌篷船、青花瓷绘画及旗袍设计等文化实践课程。学生们在剪纸课上裁剪花鸟、喜字等传统图案;在纸编乌篷船活动中亲手还原江南水乡特色元素;通过青花瓷绘画了解中国传统瓷文化;在旗袍绘画课上设计自己喜欢的旗袍样式。每一项活动都穿插中文词汇教学与文化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中文应用能力,增进对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认知与喜爱。




文化交流:双向奔赴,情感交融


实习团队在抵达之初便感受到泰方的热情接待。校方提前备齐生活物资,校长也亲自关怀问候,令人倍感温暖。在首次会议上,校长表示高度重视中文教育,希望学生学好中文后能到中国旅游,并贴心询问中国教师的生活起居。团队也回赠了寓意深远的中国扇子作为礼物。



泰方教师团队氛围融洽和谐,常常微笑着用中文问候“你好”,还带团队教师们品尝水果、零食等当地特色食品,体验泰国传统服饰,参观尖竹汶府的景点,深入了解了当地文化。在一次集体教师会议上,中方教师在泰方同事的鼓励下完成自我介绍,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与欢迎。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团队成员彻底融入当地生活,感受到“双向奔赴”的温暖。



成长感悟:跨越挑战,收获成长


两个月的光阴转瞬即逝,却承载了丰富而珍贵的成长与回忆。团队成员克服了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实现了从教学新手到能够独立策划课程、组织文化活动的国际中文教师的蜕变。

离别之际,团队教师们还受邀参加学校语言班于海边举办的送别活动。在这场充满温情的中文实践课上,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场以“身体部位”为主题的互动游戏。学生们在游戏中运用所学中文词汇,欢声笑语中夹杂着不舍的告别,为这段跨国教学之旅画上了温馨而难忘的句号。


在尖竹汶府第二公立学校的点点滴滴,已然汇聚成一段独特而珍贵的人生记忆。能在这里通过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团队成员深感荣幸,这正是每一位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意义所在。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投身文化交流事业,用语言搭建理解之桥,以文化传递友谊之声,为推动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青春力量。



--END--


图文来源:成怡鋆、吕艺滢

审核老师:钱欣怡

 




地址:绍兴市群贤中路2801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 0575-89172893 | E-mail:zwxy@yxc.cn
版权所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 浙ICP备05014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