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团新闻|| 党员“亮身份” 先锋“践使命”——中文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岗“双向发力”护航新生成长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11-08

党员“亮身份”

先锋“践使命”

党旗引领,“寓”你同行活动正式开启

 


 “学姐,刚入学好多地方摸不着头脑,以后真能随时找你问吗?”

 “必须能!随时在线,就是要帮你们在大学之旅里少走弯路,尽情发光!”

 “学长,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问题,还请你多多指教。”

 “当然,以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我会尽我所能解答。”

115日,中文学院新生宿舍门口格外热闹——一块块“党员责任门牌”整齐地挂了出来,红色党徽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上面还清晰印着党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成了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一处“暖心印记”。



为充分发挥党建育人作用,强化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中文学院以“服务新生成长”为核心,启动“党旗引领,寓你同行”活动计划,明确一名学生党员对接一个大一新生寝室,旨助力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朋辈帮扶,帮助新生适应环境、转变学习方法、构建良性人际关系;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对接联系新生寝室,形成我院党员志愿服务岗常态化长效化的品牌特色活动,同时强化党员的责任与服务意识,锤炼党员队伍,探索党建育人的长效机制。

中文学院目前正在陆续完成全院75间新生宿舍“党员责任门牌”张贴工作,门牌虽仅A4大小,却具备三大“硬核功能”,为新生宿舍搭建起点对点服务模式。


亮身份

以红色党徽为标志,明确负责党员姓名与联系方式,组织党员与对接寝室新生面对面交流。

领思想

      以党员为纽带,向新生传递党的先进理念和优良作风,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其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

明流程

以寝室为平台,新生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分享入学感受与困惑。党员与新生多途径交流,建立信任关系。



门牌张贴同时期,中文学院同步建立“121”党员服务机制,推动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结对:

 “1”1结对,1名党员固定联系1间新生宿舍,动态调整,确保服务周期覆盖全学年。针对新生在具体课程学习、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组织党员开展“11”或“1对多”的辅导,协助新生解决难题。



下沉:

 “2”次下沉:党员每月至少2次通过线下走访宿舍,线上答疑解惑、学习指导等形式展开服务。每学期开展2次特色主题活动,每学年开展2次集中座谈。



闭环:

 “1”条闭环机制:确保新生问题直达,建立“新生问题反馈 - 党员协调处理 – 学院跟踪落实”。“1”条传承交接机制:每年新生入学前,组织上一届对接党员与新一届对接党员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对接过程中的心得、技巧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确保活动经验的传承。



走访过程中,党员们不仅倾听新生对校园生活的意见,更主动坐下来聊学业、谈交往。面对新生纠结竞赛活动和专业课的时间冲突,学生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建议优先保证课堂效率,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竞赛任务。聊到未来规划,还鼓励新生多听专业讲座,提前了解考研与就业方向,帮大家梳理学业目标。


 “学长学姐们关怀,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坚定力量,让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更安心。” 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蔡同学的心声,道出了许多新生的共同感受。这份“点对点”的关怀,会化解了初来乍到的忐忑,融化了彼此间的陌生。而学生党员们,也正以这样主动的姿态和真诚的热情,将榜样力量化为身旁的微光,成为秋日校园里最安心、最动人的底色。



  中文学院将持续推进“党员结对寝室”工作,通过“初见暖心”“思想领航”“校情解锁”“榜样护航”“生活解惑”“能力提升”六大板块专题活动开展,持续关注新生学习生活动态,让党组织的关怀渗透到寝室每个角落,助力新生在大学起点稳步前行。




图片来源:组织部

文字来源:组织部

审核老师:鲁琪敏

执行编辑:陈嘉怡



地址:绍兴市群贤中路2801号 | 邮编:312000 | 电话: 0575-89172893 | E-mail:zwxy@yxc.cn
版权所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 浙ICP备05014601号-1